中南海歲月 |國寶檔案 |影視與歷史 |風物志 |文史漫談 |揭秘 |口述
新書 連載 書摘 |外刊封面 |圖片 |新聞資訊 |視頻 |論壇 |微博 |博客 頻道郵箱:history@peopledaily.com.cn
葉紹榮
2011年08月02日15:34 來源:人民網-文史頻道
一想起北宋末年的宋欽宗和宋徽宗那兩位倒霉皇帝的命運,蔣介石便不寒而栗起來。蔣介石無數次想過,自己是一位大國領袖,幾百萬軍隊的最高統帥,是一位至高無上的特殊人物,豈能做階下囚!蔣介石鐵了心,就是拼光了老本,他也要堅定不移地拼下去,不是魚死,就是網破! |
本文摘自《萬家嶺大捷》,葉紹榮著,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
8月29日,梁華盛第一九師阻敵任務已完成,奉命撤出東孤嶺戰場,轉到德安縣城,配合第三十二軍第一三九師守衛德安,華振中第一六師和冷欣第五十二師奉命接防東孤嶺陣地。
李覺第七十軍和梁華盛第一九師在金官橋和東孤嶺勝利的消息,讓蔣介石興奮不已。
連續一個多月,日軍在南潯線的崇山峻嶺間處處碰壁,損兵折將,讓蔣介石在世界和國人面前挺起了脊梁。他一連幾次給薛岳打電話,對第一兵團在南潯線的戰績評價甚高。
這個時候,蔣介石對抗日更鐵心了,他對國際社會不再抱有幻想。一個多月前發生的那件事,讓他傷透了心。這件事情的發生,讓蔣介石更相信了那句話:切莫把賭注壓在別人身上!指望別人,永遠是靠不住的。
1938年7月,也就是日軍進攻九江的當兒,在吉林中蘇邊境一個叫張鼓峰的地方,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、舉世矚目的事件,后來史學界將這一事件稱為“張鼓峰事件”。
當時有40多名蘇聯紅軍越過邊境進入張鼓峰,被日軍第十九師團發現,於是雙方激烈交火,並由此為導火線,引起了雙方調兵遣將,大動干戈。緊接著,英勇善戰的蘇聯紅軍將日軍第十九師團鐵桶似的包圍住了,日軍第十九師團隨時面臨著覆滅的厄運。
蔣介石聽到這一消息后,自然欣喜萬分。他想,在這個節骨眼上,如果蘇聯紅軍向日軍第十九師團發起攻擊,勢必引發蘇、日間的戰爭。如此一來,日軍大本營必然會從中國戰場分兵北上,這樣,日軍就會首尾不能相顧,武漢會戰中國軍隊所面臨的壓力就會小得多。
為了促使斯大林下定決心,為中國戰場的分量增加籌碼,蔣介石不顧一切地命令張發奎死守九江。其實蔣介石何嘗不知,在無險可依的九江,讓張發奎與據有陸、海、空絕對優勢的日軍硬拼硬,會是個什麼結果!由此可知,蔣介石內心對斯大林出兵對日作戰的期望是何等殷切。
然而,讓蔣介石意想不到的是,就在日軍第十九師團行將覆滅之際,斯大林卻下令收兵,停戰言和。
原來,蘇聯怕事態擴大,因為這時蘇聯與希特勒正打得難解難分,如果這個時候與日本作戰,勢必顧此失彼。蘇聯草草收兵之后,日本大本營卻從此事中摸得了莫斯科的底牌,他們斷定:蘇聯對日本並無大舉動之意。因此,到了10月份,日本大本營便大膽地從大連分兵南下,一舉攻下廣州,從而加速了武漢的陷落。
“張鼓峰事件”的結果,又一次讓蔣介石對斯大林感到失望。
更讓蔣介石失望的是,這樣的事件在不到一年之后的1939年5月又重演了一次,不過那次的規模更大,牽涉的國際關系也更為復雜,地點則是在“蒙”、“滿”交界的“諾門坎”,起因則為蘇聯扶持的偽蒙和日本傀儡偽滿之間的沖突。這一場大戰,持續了四個多月,日本又陷入絕境。日本大本營於9月9日向蘇聯提出了停戰和議,誰知斯大林這回又和“張鼓峰事件”一樣,很痛快地答應了
“張鼓峰事件”對蔣介石的刺激很大,更讓蔣介石倍感傷心和失望的是,自20年代起一直和中國處於蜜月期的德國,也“牆倒眾人推”,於1938年7月間,突然停止了對中國的一切武器出售,同時撤走軍事專家。希特勒為討好日本,態度竟是十分的堅決,如德國軍事專家在限期內不回國,則以叛國罪論處。
德國的背信棄義,給蔣介石的打擊很大。
這些年來,德國不僅向中國出售了大量武器裝備,還向中國派出了軍事顧問,協助中國建成了十多個裝備精良、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。這十多個師可以稱之為中國近現代軍事史上無論裝備、訓練、編制、戰術諸方面現代化程度都最高的部隊,在抗戰初期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。誠然,德國也從中國獲得了自己年缺少的工業原料和外匯。
作為歐洲陸軍強國的德國,一直是蔣介石仿效的對象。當時,德國的援助也確實幫了蔣介石的大忙,德國不僅賣給中國大量先進武器,1934年德國兵工署還向中國免費提供馬克沁重機槍全套制造圖紙,供中國仿制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聞中國還從德國進口了大量7.63毫米毛瑟M1932型半自動手槍,這就是聲名遐邇的駁殼槍,又稱“大肚匣子”。這種手槍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極高的評價,很多中國軍人莫不以得到一支駁殼槍為榮可如今,隨著德國的背信棄義,這一切都沒有了。
環顧當時的世界軍事強國,除了蘇聯和德國讓蔣介石失望之外,英、美隔岸觀火的態度,也讓蔣介石七竅生煙。
(責任編輯:董倩超)
【從“解放者”變成了侵略者的拿破侖】1802年5月,拿破侖要求法國人民同意自己為終身執政,接著又以“法國人民的安寧與幸福”為名義提出建立波拿…更多
呼叫熱線 4008-100-300 服務郵箱 kf@peopledaily.com.cn
人民日報社概況 | 關於人民網 | 招聘英才 | 廣告服務 | 合作加盟 | 網站聲明 | 呼叫中心 | ENGLISH
京ICP証000006號 |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(0104065)|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
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,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
Copyright © 1997-2011 by www.people.com.cn.
all rights reserved
瀏覽本網主頁,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*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