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南海岁月 |国宝档案 |影视与历史 |风物志 |文史漫谈 |揭秘 |口述
新书 连载 书摘 |外刊封面 |图片 |万物由来 |视频 |论坛 |微博 |博客 频道邮箱:history@peopledaily.com.cn
2012年05月14日13:51 来源:人民网-文史频道
“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同志,因患癌症,医治无效,于1976年去世”主席听着,慢慢地闭上了眼睛,眉头紧锁,不一会儿,闭着的眼睛里滚出了泪珠,一直流到了脸颊。小孟自己已经哭出声来,泣不成句地坚持读完了讣告。 |
孟锦云与晚年毛泽东(资料图)
延伸阅读:
·揭秘:毛泽东一度想用柯庆施取代周恩来
·毛泽东“临终嘱咐”引发高层斗争:事关谁来接班
·揭秘:周恩来对邓小平做最后的“政治交代”
·张玉凤回忆:毛泽东为何没参加周恩来的追悼会
·毛泽东“文革”前写信给江青:我是被他们追上梁山的
本文摘自《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》,郭金荣,中共党史出版社,2010年1月第一版
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,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
毛泽东既是个严峻坚毅的政治家,又是个感情丰富的普通人。
斯诺在《西行漫记》里曾写过,毛泽东是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。当他提到那些已故的战友和孤苦无告的穷人时,他的眼睛里常常是润湿的。那是在他的壮年时期,那么,他的暮年又是怎样的呢?
小孟在主席身边工作的日子里,她曾看到过这样一些情景:
在主席的客厅里,为他放映故事片《创业》。他听说这部片子争议很大,江青一伙竟给此片罗列了十大罪状,他倒要看看坏在何处。电影开始不久,他便被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民族的奋发精神所感动,他的神态是严峻的,沉思的。当影片的主人公(以大庆“铁人”王进喜为原型创作的人物)和他的伙伴们,抬着上千斤重的机器一步步向前走去的时候,当他们喊出“帝、修、反要卡我们的脖子,我们怎么办?”时,毛泽东的眼睛里早已噙着泪水。中华民族艰苦创业、铁骨铮铮的英雄气概,拨动着他的心弦,激荡着他的胸怀。
看了《创业》后,他写下批语:“此片无大错,建议通过发行。不要求全责备。”
还有一次,小孟、小张陪主席看电影《雷锋》。画面上出现了风雨中,雷锋送一位抱着孩子的大嫂回家的情景。他看得那么聚精会神,简直是种入迷的神态。这是小孟没有想到的。主席一向喜欢京剧昆曲,爱看戏曲片,有时边看边听,自己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。这时,若小张、小孟在他身边坐着,他会用手一正一反拍着她们的手,一下一下地打着点,真是一种自我陶醉,自我娱乐。主席爱看喜剧片,这些片子常常使他笑得前仰后合。他几次要求工作人员为他放侯宝林主演的《游园惊梦》,喜剧片《新局长到来之前》、《锦上添花》、《废品的报复》、《第十二夜》,这也许是因为,毛泽东想在诙谐幽默中,放松一下绷得很紧的神情。《雷锋》,一部很普通的片子,讲的是一些人们早已熟悉的故事,然而,当画外音传来了雷锋的声音:“我是人民的儿子,我是公社的儿子,您一定要收下儿子这点心意”时,毛泽东竟然用手帕擦着眼泪。小孟、小张看到主席为此这么激动,都有些不好理解。
这几句话,是雷锋把自己省吃俭用,积攒下的二百元钱寄给人民公社时,信中所写的话,这些话,或许使毛泽东想到辛劳的人民,或许,让他看到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思想光辉。这些真诚的话语,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。
有一次,小孟给毛泽东读当天的报纸。主席一般要求读些各地区的新闻。小孟便选择了河南的一段新闻。这段新闻报道了河南水灾的情况。讲到河南×县有成百上千的人仍处在危难之中,解放军的大队人马已赶到求援,但已有几十人丧生,几千人离乡背井。读着读着,小孟听到了抽泣声,她很奇怪,也很害怕,马上放下正在读着的报纸,忙走到主席面前,急切地问:
“主席,您怎么了。”
只见毛泽东眼睛里饱含着泪水,极为伤心的样子,小孟赶紧拿起沙发旁小桌子上的消毒毛巾,给主席揩揩眼泪。主席说:
“没事儿,你接着读报,我这人感情越来越脆弱了。我一听到天灾人祸,就忍不住伤心。”
(责任编辑:张淑燕)
【戴维斯:我是理想的郝思嘉扮演者】费雯丽在《乱世佳人》中的成功让另一位好莱坞女星贝蒂•戴维斯非常愤慨,她说:“我不否认,为名噪一时的影片…更多
呼叫热线 4008-100-300 服务邮箱 kf@people.cn
人民日报社概况 | 关于人民网 | 招聘英才 | 广告服务 | 合作加盟 | 网站声明 | 呼叫中心 | ENGLISH
京ICP证000006号 |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4065) |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
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
Copyright © 1997-2012 by www.people.com.cn.
all rights reserved
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