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导语】时光倒转几十年,每到冬春季节,北京人怕的就是风。为了治理风沙,北京和周边各省市都付出了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。 |
当年的“密云县铁姑娘造林队”常年坚持造林。王振民/摄
1961年3月,北京116中学的学生们来到天坛公园协助栽树。冯文冈/摄
雾霾天时,北京人天天都在“盼风来”。但是,时光倒转几十年,每到冬春季节,北京人怕的就是风。为了治理风沙,北京和周边各省市都付出了长期和多方面的努力。经过二十多年治理,北京终于赢得了与风沙的战斗。
五六十年代 全民植树 绿化荒山
上世纪北京风沙的厉害,并不是突然形成的,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原因。历史上的北京也曾一片青翠,八达岭上松林茂密。但是经过兵荒战乱的年代后,林木凋敝,绿色消退。到1949年,北京城区仅剩行道树87公里,公共绿地476公顷,区区6.41万株树木,八达岭则成了荒山秃岭。
1956年3月11日,著名作家邓友梅曾在本报发表《暴风中》的生活速写,形象地描写了北京的大风:
他们出去不久,天色就暗下来,整个宇宙全被黄沙罩住,人们连呼吸都困难了。等我打完两个电话出去的时候,外边暴风已刮得很凶,树枝疯了似地乱摇,整个工地的上空旋转着沙土、刨花,锯末和木片。我刚走到现场,就听到了杉篙折断的叭叭声和扎绑绳拧断的嘎吱声。有人喊:“不行了,快躲开吧,马上挡风墙就要倒了。”
“小树林,快快长,要大胆来要坚强;守卫着城市守卫着田庄,把那些凶恶的风沙阻挡……”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毛泽东主席发出“绿化祖国”的号召,本报刊发《植树歌》。全民开始义务植树,荒山绿化。
1956年4月19日本报报道,本市建成了第一条卫生防护林带。
1958年4月8日,本报一版刊发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指示——全党全民齐造林,森林十年翻一番》。从五十年代起,几乎每一年冬春北京风沙大作的时候,也是不断推进植树造林措施的时候。据统计,“从1950年至1980年30年间,北京城区总计植树860万株,京城树木拥有量已达到了解放初的134倍。”
![]() |
人民日报社概况 | 关于人民网 | 报社招聘 | 招聘英才 | 广告服务 | 合作加盟 | 供稿服务 | 网站声明 | 网站律师 | 呼叫中心 | ENGLISH
镜像: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呼叫热线 4008-100-300 服务邮箱 kf@people.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65368339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01 |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-20100025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|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广媒)字第172号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[2014]2108-308号 |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(京)字039号 | 京ICP证000006号 |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
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
Copyright © 1997-2016 by www.people.com.cn. all rights reserved